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25-05-16 22:20:41
。ㄎ澹肚镌~(其一)》
1、一、二兩句表露了劉禹錫怎樣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現(xiàn)的?
答:一、二兩句表露了劉禹錫樂觀豁達的心境。用了對比的手法,即將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頌秋進行對比來表現(xiàn)的。
2、秋天可寫的景物很多,劉禹錫在詩中為什么只寫沖天而上的一鶴?有何深意?
答:劉禹錫在詩中只寫沖天而上的一鶴目的是借托鶴沖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運面前決不低頭、奮發(fā)向上的積極精神。
3、歷代文人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
答:落葉、悲鴻、衰草、枯木、銀霜。
4、本詩作者借助“排云之鶴”,來表達對秋的迥異態(tài)度。請寫出你對本詩中“鶴”的形象和體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的簡要理解。(50字左右)
答:劉詩中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飛,排云直上,矯健凌厲,體現(xiàn)了激越向上,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2.歷代文人為了抒發(fā)“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
5、本詩作者表達了對秋的什么迥異態(tài)度?
答:借“鶴”,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飛,排云直上,矯健凌厲,體現(xiàn)了激越向上,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
6、你認為這首詩最可貴的是什么?
答:這兩首詩最可貴的是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
7、你是如何理解第一首詩中的“鶴”的?
答: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矯健凌厲,奮發(fā)有為。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斗精神的體現(xiàn)。
8、賞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詩句。
答:自古以來文人筆下的秋天,往往是肅殺、冷清,令人傷感凄涼。而在我看來秋天遠勝初春。詩人一反常情,表達了對秋天的贊美,抒發(fā)了詩人積極樂觀的思想情感。
9、“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答: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詩人看來更易激發(fā)靈感和激情,使人產(chǎn)生積極奮發(fā),昂揚向上的精神氣概。詩中蘊含著詩人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
10、賞析“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句。
答:詩人抓“鶴飛沖天”的景觀加以描繪,展現(xiàn)出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漂浮的開闊景象。那凌云的鶴,似乎也載著詩人的一縷詩情,直沖霄漢。在詩人看來“鶴”是不屈的化身,它給于讀者的感受,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
11、前人寫詩填詞講究煉字,談?wù)勗姼璧谌?ldquo;晴空一鶴排云上”中“排”字的表達作用。
答:“排”,在這里是“排開、推開”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黃鶴一飛沖天,仿佛沖破白云阻隔的氣勢,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12、秋天可寫的景物很多,劉禹錫在詩中為什么只寫沖天而上的一鶴?有何深意?
答:借托鶴沖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運面前決不低頭、奮發(fā)向上的積極精神。
13、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你認為詩人眼中“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答:全詩表達了詩人一種激越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氣爽的天氣,看見黃鶴直沖云霄,詩人心情豁然開朗,詩情廣闊,于是說“我言秋日勝春朝”。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