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8-06 21:09:10
相當于“它”。
鞭數十,驅之別院。 ——《童趣》
學而時習之。 ——《論語》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論語》
傳一項秀才觀之。/ 受之天也。 ——《傷仲永》
復投之。/ 又數刀斃之。 ——《狼》
漁人甚異之。 ——《桃花源記》
箬篷覆之。/ 閉之。/ 石青糝之。 ——《核舟記》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策之不以其道。/ 執(zhí)策而臨之。 ——《馬說》
弗之怠。/ 走送之。 ——《送東陽馬升序》
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明之者誰? ——《醉翁亭記》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個“之”) ——《醉翁亭記》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滿井游記》
愿終守之。 ——《唐雎不辱使命》
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 ——《公輸》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委而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