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20-11-16 19:30:04
四、古今異義詞語
1.學而時習之 (時,古義:按一定時間;今義:時間。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天;今義:一日。三,古義:泛指多數(shù),今義:數(shù)詞,三)
3.溫故而知新(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
4.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yōu)點;今義:善良的人。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
5.可以為師矣(古義:可以憑借;今義:可能,許可)
五、一詞多義
1.為:為人謀而不忠乎(替) 可以為師矣(成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慍(轉(zhuǎn)折連詞,卻) 溫故而知新(順承連詞,不譯)
3.知:人不知而不慍(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溫故而知新(得到)
4. 樂:不亦樂乎(愉快,快樂) 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
六、成語歸類
1.不亦樂乎 2.溫故知新 3.擇善而從
4.三人行,必有我?guī)?nbsp;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奪志
7.富貴浮云 8.簞食瓢飲
八、按要求默寫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
3.復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zhì)的句子是: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tài)度是: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
譯文: 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譯文: 我十五歲就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
4.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
譯文: 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對于我來講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樣。
5.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呢?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