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20-04-21 18:19:58
。3)物質(zhì)溶于水吸放熱現(xiàn)象:①升溫:氫氧化鈉、濃硫酸、氧化鈣②降溫:硝酸銨;
(4)比較晶體析出質(zhì)量大小時,只有在“溶液質(zhì)量相等且飽和”的條件下才可比(上課常說的“一杯水”、“一桶水”);
。5)飽和溶液降溫時,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變化:上升線坐滑梯,下降線平移。
7、流程圖
(1)操作名稱:過濾、蒸發(fā)(玻璃棒的作用);(2)可回收的物質(zhì):看箭頭進出;(3)研磨、粉碎的作用: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4)“過量”、“足量”的目的是:保證、除盡某物質(zhì),或使反應充分(反應后固體、溶液成分)
8、推斷題(推完之后再走一遍)
。1)五種物質(zhì)類別:單質(zhì)(H2、O2、C、Fe、Cu)、氧化物(CO、CO2、H2O、H2O2、Fe2O3、CuO、CaO)、酸(HCl、H2SO4、H2CO3)、堿(NaOH、Ca(OH)2)、鹽(Na2CO3、CaCO3、CuSO4、FeSO4、NaHCO3);
。2)涉及到高溫的反應:①冶煉金屬:具有還原性的物質(zhì)CO、C、H2;②煅燒石灰石;③聯(lián)系C、CO、CO2的反應:C + CO2 = 2CO;
。3)特別關注“1變2”的箭頭:
①過氧化氫分解②碳酸鈣分解③碳酸鈉生成水和CO2④水電解⑤碳酸分解
。4)連線最多的常為酸或水;
。5)回憶酸堿鹽的性質(zhì):①酸:與活潑金屬、與金屬氧化物、與堿、與鹽;②堿:與非金屬氧化物、與酸、與鹽;③鹽:與酸、與堿、與鹽;
。6)回憶金屬的性質(zhì):與氧氣、與酸、與鹽。
(7)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化、分、置、復(CO2與堿的反應不是復分解反應,CO冶煉金屬也不是置換反應)。
9、第21題:注意看準“制取裝置”、“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
10、氣球變大
。1)產(chǎn)生氣體:生成H2、O2、CO2;(2)溫度升高:反應放熱或者物質(zhì)溶于水放熱。
11、氣球變小
(1)吸收氣體: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O2,鐵生銹消耗O2;(2)溫度降低:碳酸銨溶解吸熱。
12、溫度升高
13、溫度降低:硝酸銨溶解,加冰水(物理變化)。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