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20-03-11 17:23:47
1、你和孩子關系疏遠了嗎?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
與小學相比,家長感覺親子關系“變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二階段明顯下降。18.50%的家長感到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遠”(初一12.52%,初二18.50%,初三17.36%),6.33%的家長感到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初一5.32%,初二6.33%,初三6.19%)。
步入初二后,有些學生開始反駁、頂撞老師、家長,越不讓做的事越要對著干;有學生還會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對抗情緒,甚至有鬧事等行為,自然影響到青春期的親子關系。
2、你的孩子還愿意和你談心嗎?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漸漸將同學、朋友作為傾訴心事的首選對象。有初二學生說:“和父母聊一些話題,比如明星、電視劇,家長不僅不了解,而且還會批評我不務正業(yè)。如果不方便說出口的,就自己寫完鎖進日記本里。”
據(jù)調(diào)查:初中生向父親或母親傾訴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跟朋友、同學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其中初二尤為顯著。
總結: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家長應該成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者,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們?nèi)ハ、去做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青春期階段給予有的放矢的關心,切不可通過偷看日記等方式了解孩子。想了解孩子,一個不錯的辦法是了解孩子喜歡的音樂、書籍、電影等。
3、你更關注孩子的心理,還是學習?
有學生進入初二后表示,自己的學習任務已經(jīng)很重了,根本沒有精力再去做家長購買的教輔書,但家長還是熱衷于買各種練習題。
很多初二學生將學習問題歸因于客觀性因素,如學習難度加大。但家長多傾向歸因于子女的主觀性因素,二者對學習問題的歸因明顯不同。
這種對學習問題的認知不一,自然容易引發(fā)諸多親子矛盾。
4、你的孩子經(jīng)常頂撞你嗎?
伴隨著初二學生生理上的急劇變化,他們的心理也出現(xiàn)了飛躍式的發(fā)展。他們敢于質(zhì)疑家長的權威,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對簡單、粗暴的說教方式不盲從,甚至拒絕接受。同時,學生的個性也處在一個“暴風驟雨”式的發(fā)展時期,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成人感增強,要求別人尊重自己,渴望獲得和成人一樣的標準和評價。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面對父母的壓力時,初二學生選擇“向父母反抗”的比例最高。當親子之間對某件事情持有不同觀點時,47.22%的初二學生選擇“努力爭辯,說服父母”;而當子女不贊同家長的想法時,半數(shù)以上家長都會“和孩子一起探討”,30%左右的家長還會“想各種辦法說服他”。這既與初二學生“自我調(diào)節(jié)”的希望相悖,也易與初二學生“努力爭辯,說服父母”的方式,產(chǎn)生沖突。
05
“初二現(xiàn)象”家長要怎么做
——和孩子交心,和老師交流,和學校配合!這三點是關鍵!
1、做一個有品位的家長
視人視其友,要求孩子盡量與品行和學習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學交朋友,多向比自己優(yōu)秀的同學學習。
2、做一個善于溝通的家長
默契配合,無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課老師就孩子的教育進行電話或信息交流,互相溝通,共同設計。要教育孩子學會解決自己的問題,敢于向老師、領導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給家長。
3、做一個積極而不消極的家長
要相信每個孩子的未來都會是光明的。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進步點,多表揚,多鼓勵,多督促。不說打擊孩子積極性的話,不糾纏孩子犯過的錯。
4、做一個懂一點辯證法的家長
內(nèi)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搞好學習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5、做一個很細心、不馬虎的家長
看重結果,更注重過程。接送時要求孩子帶回作業(yè)本并認真看一看,促進孩子養(yǎng)成習慣,平時學習要抓緊,不能大意。注意加強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觸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學習時間,要利用假期多與孩子接觸、溝通。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