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10-18 17:06:40
(1)謂語提前句
謂語:謂語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態(tài)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樣”。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后。
文言文中有的主語在前,謂語在后,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時為了突出謂諫或表達某種感情,也可以把主語謂語的順序顛倒過來。
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美矣哉,我少年中國。
甚矣哉,為欺也!
現(xiàn)代漢語也有這種謂語提前的句子,如,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2)賓語前置句
賓語:賓語,又稱受詞,是指一個動作(動詞)的接受者。
古漢語中的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要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具體條件是:以疑問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前置。
如:
且焉置土石?
微斯人,吾誰與歸?
在否定句中,賓語為代詞,賓語放在動詞之前。
如:
城中皆不知覺。
一般句子中,如果賓語需要前置時,必須在前置的賓語和謂語間加“之”或“之為”“是”等作標(biāo)志。
如:
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3)定語后置句
定語:定語是用來修飾、限定、說明名詞或代詞的品質(zhì)與特征的。
現(xiàn)代漢語的定語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飾的中心詞前,古文中有時為強調(diào)定語所表示的意義或使句子節(jié)奏短而鮮明,可以把較長的修飾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如:
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馬之千里者。
定語后置句的翻譯,可在譯文中后置定語提到中心詞之前,使之合乎現(xiàn)代漢語的習(xí)慣。但也可仍按原句式翻譯,定語后置有兩種作用,一是突出修飾成分,一是避免定語太長?筛鶕(jù)哪種作用為主,選擇不同的對譯方法,或者選擇其它的對譯方法。
(4)狀語后置句
狀語:狀語是句子的重要修飾成分。狀語是謂語里的另一個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謂語中心語的前面,從情況、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肯定、否定、范圍和程度等方面對謂語中心進行修飾或限制。
用“以”和“于”組成介詞短語,如果對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一般放在謂語之前作狀語,而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謂語之后作補語。
如:
屠懼,投之(以骨)。……用骨投之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用尉首祭祀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把大事托付給臣
戰(zhàn)(于長勺)。……在長勺戰(zhàn)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在危難之間奉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