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特殊的反應(yīng)類型:往往是題目的隱性突破口。
	 
	  (1)單質(zhì)A + 化合物B →單質(zhì)C + 化合物D
	 
	  即置換反應(yīng),可以是金屬置換出金屬(最常見的是鋁熱反應(yīng))或金屬置換出非金屬(被置換出來的非金屬應(yīng)該是還原產(chǎn)物,而還原產(chǎn)物在一定條件下具有一定的還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屬置換出非金屬(常見的是鹵素單質(zhì)之間的置換或F2置換出O2、當然鹵素都能置換出S,另外C可以置換出Si、H2)或非金屬置換出金屬(此時的非金屬必作還原劑,而常見的還原性非金屬只有C和H2)。
	 
	  (2)A 的化合物+ A的化合物→A 的單質(zhì)+ 化合物B
	 
	  該反應(yīng)通常是一個歸中到單質(zhì)的反應(yīng),該單質(zhì)必為非金屬單質(zhì),常見的是S、Cl2、N2。
	 
	  (3)單質(zhì)A + 強堿→兩種含A 元素的化合物
	 
	  該反應(yīng)是一個堿性歧化反應(yīng),單質(zhì)A 通常是X2或S;
	 
	  (4)單質(zhì)A + 單質(zhì)B →化合物C ;C + 單質(zhì)A →化合物D
	 
	  綜合以上兩個反應(yīng),可知A、B兩種元素可以形成C、D兩種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種元素有變價。若有變價的元素是金屬,則必為Fe;若有變價的元素為非金屬則該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別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
	 
	  (5)一種物質(zhì)分解得到兩種以上產(chǎn)物:
	 
	  常見的有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
	 
	  (6)多種物質(zhì)化合得到一種物質(zhì):
	 
	  如Fe(OH)2+O2+H2O;NOx+O2+H2O等
	 
	  (7)電解類型(惰性電極):
	 
	  生成兩種產(chǎn)物:電解質(zhì)分解型或電解水型或熔融的NaCl等。
	 
	  生成三種產(chǎn)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氫生堿型。
	 
	  生成三種氣體:電解氨水或NH4Cl溶液。
	 
	  (8)與化工生產(chǎn)有關(guān)的反應(yīng):
	 
	  如制漂白粉、制生石灰、工業(yè)合成氨、氯堿工業(yè)、硫酸工業(yè)、硝酸工業(yè)、玻璃工業(yè)等。
	 
	
		新初三快掃碼關(guān)注
	
		
			 
		
			中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xué)習(xí)技巧,學(xué)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