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很多初中的家長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學習成績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成績并不是很好的孩子,突然之間成績就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原來成績很好的孩子,突然之間成績會下滑一大截。因此這些初中的家長,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的確,升入初中之后,大多數(shù)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會發(fā)生或上或下的變化,并且這些變化會直接影響他們中考時的成績。因此,在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中,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初中,是孩子學習成績的突變期,到了初二下半學期,孩子的學習成績便基本上定型了。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
一些孩子升入初一之后,學習成績突然之間提升了很多,這是因為他們把初一當作一個新的開端,在初一這個新的起跑線上加快了速度,所以跑出了比別人優(yōu)秀的成績。當然,能夠抓住初一這個新起跑線的孩子并不是很多。
但是,大多數(shù)的孩子在初中成績會大幅度的下降。這是因為初中的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大的不同。整個初中時期都可以稱作是從小學到高中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學習方法,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等,都將發(fā)生很大的變化。這時,孩子是否能適應以及適應速度的快慢等,都將能夠引起孩子成績的突變。
這又有以下幾點原因:
1、初中的學習內(nèi)容逐步深化,孩子不能完全適應
小學期間,孩子的學習內(nèi)容比較簡單,主要學習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基本課程。老師的教學方法也以重復教學為主,便于孩子理解和記憶。但到了初中,孩子的學習內(nèi)容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目逐漸增加,內(nèi)容也逐步加深。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些小學曾經(jīng)學過的科目,由直觀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同時,到了初二,物理、化學等科目也相繼開設,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這些科目對于初中的孩子來說,都需要掌握,這就使孩子學業(yè)上的負擔大大增加了。
而且老師的教學方法也越來越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yǎng)了,除了要求孩子記憶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使得很多還處于小學學習思維中的孩子無法接受,因此學習成績只能是大幅下降。
2、到了初中,孩子的成績與所下功夫不成正比
每次考試成績公布之后,總會有孩子這樣向我抱怨:“老師,我每天都在認真的學習,而XX學習并不是很認真,他好像整天都在睡大覺,為什么每次考試時,我的成績卻不如他呢?”是的,我曾經(jīng)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初中的孩子,他們學習很刻苦,但學習成績卻總是不理想,而那些看起來并不很用功的孩子,卻次次都能考高分。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也許大多數(shù)的家長會說,這兩類孩子的智力有差距。的確,智力的差距確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很多教育學家的教育研究結果表明,因為智力因素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是非常小的,大約只占總因素的5%。
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這兩類孩子之間成績的差距呢?
——是學習方法的不同。初中與小學的學習方法是有很大差別的,在小學時,只要孩子認真去學、認真去記,僅靠重復記憶就可以取得好成績。但到了初中卻完全不同,它不僅需要孩子記憶,更需要孩子掌握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把握知識之間的規(guī)律。因此,有些孩子由于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顯得輕松自如而依舊學有余力;而有些孩子還在套用小學時的學習方法,所以越學越吃力,最后學習變成了孩子的負擔,學習成績只能是越來越下滑。
另外,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在初一,孩子所學的科目比小學時多出幾門,在學習方法上就處于一種“爬陡坡”的狀態(tài),“爬”上去的孩子在初二階段的學習就會得心應手;沒有“爬”上的孩子在初二階段的學習就會力不從心,并且會因此受挫而失去學習的信心,造成學習上的惡性循環(huán)。
3、很多孩子不能改正小學時的不良學習習慣
在初中,孩子的學習成績大幅度下滑,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孩子沿襲了在小學時的不良學習習慣。就拿考試時做題的速度來說,小學高年級考試內(nèi)容用120分鐘完成,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是比較寬松的。因此孩子在考試時不會緊張,他們會慢慢地做題;而老師和家長也要求他們慢慢做,這樣孩子就養(yǎng)成了“慢”的習慣。
一到初中,考試時間同樣是120分鐘,可是考試內(nèi)容多了,難度大了,很多孩子都還不適應,到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試題才做了一半,考試成績可想而知會有多差。其實孩子的這種“慢”的習慣不僅僅表現(xiàn)在考試中,在平常的學習中也會有很明顯的表現(xiàn),比如做作業(yè)慢、記筆記慢……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的隱患。
另外,孩子在小學時沿襲下來的粗心、邊學邊玩等壞習慣,也將成為孩子學習的障礙,促使孩子的成績下滑。
那么,在初中,家長應該如何預防和制止孩子學習成績的滑坡呢?
教育頭條
方法一:引導孩子做好開學前的準備
為了順利進行中學階段的學習,假期中除了積極地休息外,聰明的同學還會做好如下準備:查缺補漏;進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準備;準備適應中學的學習方法;通過閱讀、參觀等擴大知識面;學會生活自理;學會安排時間;積極鍛煉身體;準備一些其他的物質(zhì)準備,等等。
我曾接觸過這樣一位家長:在孩子即將去讀初中的那個暑假里,他幫孩子借來了初一的歷史、地理、生物等課本,讓孩子去讀。
一開始,孩子很不理解,便問:“爸爸,你為什么讓我讀這些‘副科’的課本,而不讓我預習那些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主科’的內(nèi)容呀?”
這位家長笑著對孩子說:“到了初中,學習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科目有很多的技巧和學習方法可言,這些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才可以體現(xiàn)出來。爸爸希望你到時候認真聽課,所以不贊同你提前預習那些學科。而歷史、地理、生物則不同了,這些學科記憶性的東西很多、有意思的內(nèi)容很多,你現(xiàn)在翻一翻這些書,日后等老師講完課,你基本上就可以把這些內(nèi)容記住了,就不用在這些科目上下太大工夫了。所以,到時候你再學起習來就得心應手了。”
孩子真的按著爸爸所說的去做了,結果在初一,這個孩子很快就進入了初中的學習狀態(tài)。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家長的英明。
當然,在初中開學前的那個假期,家長也可以不引導孩子去預習功課,但卻必須引導孩子多與那些高年級的孩子多多接觸,引導孩子去了解初中的環(huán)境和生活、引導孩子去安排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生活……這些對孩子適應初中的學習狀態(tài)、適應初中的生活等,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方法二:熱處理—讓孩子產(chǎn)生學習目標
到了初中,孩子們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愛好,女生喜歡收藏漂亮的首飾,男生迷上了手槍、汽車。在學校里,我們老師常把孩子們的這些“愛好”稱為孩子的“熱點”。
大部分家長都會認為孩子的這些“熱點”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因此家長們對這些東西十分反感,經(jīng)常把孩子的這些東西鎖起來、藏起來,或者干脆毀掉,并且還會很生氣地教訓孩子:“現(xiàn)在都上初中了,哪有時間玩這些東西,還不趕快去好好學習!”但家長這樣做不但沒有使孩子好好學習,反而會使孩子怨恨家長。
其實,我認為,對待孩子的“熱點”,家長就要實行“熱處理”。“熱處理”不僅能使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學習,而且能使孩子明確為什么去學習。
我就曾教過這樣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很不愛學習,但特別喜歡汽車,他的臥室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汽車模型,并且每種汽車的標志他都能清楚的記得,而且能夠很流利地說出這些汽車的出產(chǎn)國。他不僅愛汽車模型,而且愛真車,每當聽說他所在的城市有汽車展時,他都會曠課去一飽眼福。
這個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這種“熱點”深惡痛絕,又不知如何對待,于是他們找到了我,我給他們提了一個這樣建議——對孩子的“熱點”進行“熱處理”。即家長也要培養(yǎng)自己對汽車的興趣,努力理解孩子的行為。
于是,這兩位家長閱讀了大量關于汽車的書籍,參觀了好幾次車展,在做好了準備之后,家長開始與孩子聊天。這次不聊學習,專門聊車,什么世界上最貴的汽車、世界上款式最好的汽車……從世界最頂級的造車技術,到中國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一家三口有問有答,聊得不亦樂乎。
在這種聊天氛圍中,親子之間的感情在一點點升溫,孩子對父母既感激又崇拜。這時,孩子的爸爸趁熱打鐵道:“你對汽車如此在行,說不定你將來能成為汽車研發(fā)人員呢?”
孩子聽了很高興,說:“爸,你知道我為什么對汽車這樣感興趣嗎?我就是想成為一名汽車研發(fā)人員。憑什么外國的造車就得先進,憑什么中國人制造汽車還要從外國進口零件呀?”
“真沒想到你有這樣大的抱負,但汽車制造行業(yè)需要的是高科技人才,一般人是進不了這個行業(yè)的。”
“那怎樣才能進入這個行業(yè)呢?”
“只有進入高等學府去深造,掌握大量的科學知識,在前人技術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造。”
說到這樣,孩子真正明白了:他應該去好好學習了。
后來,這個孩子真的考入了一所重點大學的汽車制造系,正用自己的行動在一點點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理想。對孩子的“熱點”進行“熱處理”,其實就是幫孩子確定學習目的的過程。
到了初中,家長利用這種方式對孩子進行學習目的教育,不僅容易使孩子接受,而且不易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所以,當你的孩子出現(xiàn)癡迷的“熱點”時,做家長的不要認為孩子是不務正業(yè),而是要欣賞孩子的“熱點”,并利用這種“熱點”引導孩子明確學習的目的。
家長們可以這樣做:如果孩子癡迷漫畫,家長可以告訴他:“為了將來能成為一名偉大的漫畫家,現(xiàn)在就為畫漫畫打好科學知識的基礎吧!”
如果孩子對化妝很感興趣,家長可以告訴他:“為了成為著名的形象設計師,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來增加自己的內(nèi)涵吧!”
如果孩子對武器很感興趣,家長可以告訴他:“為了能夠成為軍事家,那就向著軍校的目標邁進吧!”
方法三:幫孩子戰(zhàn)勝惰性
初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身體的第二個“迅速發(fā)育期”,身體的快速生長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這些孩子經(jīng)常會感覺到很累。家長們應該有體會,這些初中的孩子只要在家,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躺在沙發(fā)上;家長讓他們?nèi)プ鲆恍┝λ芗暗募覄眨麄兒袄;即使什么事情都不做,他們還是喊累……
同時,由于青春期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意志力也正處于薄弱階段,所以在學習方面,孩子很容易就會成為惰性的“俘虜”。惰性不僅包括身體的懶惰,還包括思想的懶惰。
身體的懶惰會使孩子慢慢忘記學習的目標、失去學習的動力;思想的懶惰會失孩子找不到初中學習的規(guī)律,喪失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惰性的影響下,孩子的學習成績會一天天下降。
那做家長的應該如何幫助這些戰(zhàn)勝惰性呢?一位家長這樣介紹經(jīng)驗:上初中以來,孩子慢慢變懶了,為了幫助他戰(zhàn)勝惰性,在我和他的商議下,我們決定制作一個作息時間表幫孩子克服惰性心理。這個作息時間表很詳細,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整天的安排都明確地標示出來。
例如,每天的作息安排是這樣的:
早晨
7:00——起床;
7:05~7:20——洗漱完畢;
7:20~7:35——吃早餐;
7:35——準時出家門,去學校;
晚上放學回家
6:00~6:45——看電視、玩;
6:45~7:20——吃飯,飯后把自己的碗筷收拾好;
7:30~9:30——寫作業(yè)、看課外書,中間可以休息10分鐘;
9:30~9:50——洗漱、洗澡;
10:00——準時睡覺。
從這個時間表執(zhí)行之前,我就告訴孩子,要想徹底戰(zhàn)勝惰性,就在嚴格按著這個作息表的時間安排行事,否則這個作息時間表就是一張廢紙。
孩子也怕戰(zhàn)勝不了自己的惰性,就這樣對我說:“爸,早上起床對我來說是最困難的了,這樣吧,就先辛苦您兩天,如果7點的鬧鐘響了,我還是不肯起床,你就把我‘拎’起來。”就這樣,我“拎”了孩子兩天,他就能自己戰(zhàn)勝惰性,自己準時起床了。
在這個作息時間表的幫助下,孩子比以前勤快、積極多了,當然學習成績也一直在上升。這位家長做得很對,作息時間表能夠幫助孩子戰(zhàn)勝惰性。但在一般情況下,孩子的表現(xiàn)未必就這樣理想。就拿早上起床來說吧,不管是春夏秋冬,想讓孩子離開舒服的床確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不妨也學學這位家長的做法——與孩子達成協(xié)議后,“拎”孩子起床。
從起床這些小事做起,如果家長能夠成功地幫孩子戰(zhàn)勝“惰性”,那孩子的思想和行動就會便得積極起來,從而就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習了。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起來,提高學習成績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