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05 15:15:24
實際上,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時,先人來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史詩和紛紜的傳說中早已不可追尋,F在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個時間,就開始了向日本的持續(xù)且不斷增長的移民遷徙。移民大抵是黃皮膚的蒙古人種,主要由來自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及漢人和朝鮮人混合形成。他們沿著朝鮮半島而下,渡過海峽,登上了這個位于東亞盡頭、曙光總是第一抹生起卻是火山密布的列島。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名譽教授鳥越憲三郎最早發(fā)表新說---“日本人的發(fā)源地在中國云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會人類文化研究的鳥越憲教授對外宣布:“對被認為是從云南南下的泰國山岳地帶(泰國北部)的少數民族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發(fā)現了所有嬰兒的臀部有胎斑”。鳥越憲教授就這一發(fā)現又強調:“日本人在體質上所具有的胎斑淵源是云南,這是一個旁證,證實這個地區(qū)是日本人的發(fā)源地。”
1988年9月,日本電視工作者同盟抵達云南,其任務就是拍攝《日本人的起源》。
此后,日本學者們的推論又由“倭人起源于云南”,進一步演繹為“倭人的祖先為云南的少數民族”,其范圍與核心,基本圈定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種說法。
持“彝族說”的理由是,鳥越憲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專家到云南考察后發(fā)現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節(jié)”,類似日本的“孟蘭盆節(jié)”,即在日本的紀伊半島,同一天也舉行“火把節(jié)”,而在日本南部紀伊半島的神戶、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日本表現最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說”的理由是,有日本人驚奇地發(fā)現,中國云南的哈尼族與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萬物有靈”觀念,特別是在諸神中,日本族最有權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煙”都為女性,亦同是太陽神;日本崇拜“谷神”并奉櫻花為國花,哈尼族也崇拜“谷神”,并視櫻桃樹、櫻桃花為神花……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