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整理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17-01-12 17:42:34
看了詩意畫,時已當午,窗外的陽光分外耀眼,我的心里也感受到一種巨大的熱力。想到我們的詩人最偉大的地方就在干他的“熱”。那一種意老愈摯也愈者愈熾的“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的“熱”。從詩人幾十年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使人深深感到他對祖國、對人民、對家人故舊、對文學藝術莫不是滿腔熱情,滿懷熱望;有時他悲歌流涕,也流的是滿眼熱淚。
詩人火一般的熱情,植根于他對祖國、對人民一往情深、真心真意的愛;植根于他的強烈的愛憎和分明的是非感。如果說詩人早年的“窮年憂黎元”、“下憫萬民瘡”,基本上還是站在客觀立場上的熱烈的同情心,那么,在被遣歸家后的“請為父老歌……四座淚縱橫”,已進一步趨向于人民。在成都時,遭田父強邀飲酒的“故起時被肘”,以至在夔州時對一貧老婦人的“只緣恐懼轉須親”,則是更進一步地與因父野老親如摯友并感到與窮人有相同的命運了!
詩人對人對物也都是熱其所當熱。他對李白是極熱的。那不僅因為“白也請無敵”,清新俊逸,令人傾倒;還更由于李白的“嗜酒見天真”;由于李白的蔑視一切權貴,佯狂可哀;由于“世人皆欲殺”。他對自己的妻子是熱的,那也不是一般的“篤于伉儷之情”;還更由于“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遭逢亂世,同受苦難的命運,把他們的心緊緊聯(lián)系了起來。草堂內(nèi)的花木禽魚,都得到詩人親手的培植和愛撫,高楠,丁香,黃鶯,蜻蜒,他都巨細不遺地為他們唱出贊歌;而“新松恨不高千尺”,雖然這是有寄托的詩句,但詩人對于良木嘉樹無比熱愛的心情也情見乎詞了。
詩人對詩歌創(chuàng)作是熾熱的。他的熱誠真到了“詩成泣鬼神”的程度。詩人是以詩為史,將身許詩,對詩歌創(chuàng)作有著自覺的、極強烈的責任感,這是與封建社會里的不少士大夫大異其趣的。他曾說,他“不敢廢詩篇”。請聽,這是何等堅決的、出自內(nèi)心的詩的誓辭:只有忠于祖國和愛人民的詩人,才會對詩歌如此的熾熱。而表現(xiàn)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是“學詩猶孺子”,“新詩改罷自長吟”,“語不驚人死不休”:十分的虛心,百倍的努力,絕對的執(zhí)著,無窮的愛和火熱的心!
詩人縱使在“羈旅病年侵”、“天地日榨羌”的窮途末路中,對祖國和人民也依然滿懷著熱望。詩人垂老之年,雖然情緒有時不免衰颯,但是壯心未已,希望人民過幾天安樂日子的迫切心情從總的說來是至死不衰的。詩人在草堂所作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那種宏偉的志愿是不用說了;在夔州所寫的“安得務農(nóng)息戰(zhàn)斗,普天無吏橫索錢”,這種偉大的幻想也不用說了;就是在湖南所寫的《鳳疾舟中伏枕書懷》這一篇絕筆之作也還諄諄道及“公孫仍恃險,侯景來生擒”,疾恨于楊子琳、臧價等一般亂世軍閥,隱然有投畀有北、拔亂反正的殷切期望。
詩人的熱淚總是流向國家人民,“少陵野老吞聲哭”,“痛哭松聲回”,都不是絕望的眼淚,在涕淚長流中更認清現(xiàn)實,關懷祖國,靠近人民。而“鄰人滿墻頭,感嘆亦虛欷”,“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更是與人民的熱淚相交流。晚年登岳陽樓,戎馬關山,憑軒流涕,這是我們的詩人把幾十年的家國憂傷之感和千萬人民的號泣痛苦之情,凝聚在一把眼淚之中而灑向白浪滔滔的洞庭。使人悲歌,使人慷慨,給人以沖擊、鼓舞的力量,這一把眼淚,它蘊藏著多么巨大的熱力!
詩人也有“冷”的一面。那是對那些不仁的貴人,炙手可熱的權臣,縱暴殺人的將軍,酒肉腐臭的朱門和黃金浪擲的惡少?傊,是當時封建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那些殘民以逞的“鷗梟”、“虎狼”之徒。對于這些人,詩人完全不是什么“溫柔敦厚”、“寬厚和平”,他是“嫉惡懷剛腸”。對人民越熱,對這些人越冷。詩人對他們是冷眼相覷:如說,“唐堯真自圣,野老復何知?”“自古圣賢皆薄命,奸雄惡少皆封侯。”而更多的時候是出之以冷嘲,予以無情的揭露:“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是刺明皇、貴妃,“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升平”是刺朝廷諸大臣。再如“熊羆咆我東,虎豹號我西。我后克長嘯,我前狨又啼”,這更把黑暗社會陰森恐怖的形象描繪無余。有時簡直是橫眉冷對:“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我行我素,寧死不移的精神也躍然紙上。至于“惡竹應須斬萬竿”,則是對殘賊之人大張撻伐、除惡務盡的戰(zhàn)斗精神的充分流露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