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 作者:紫涵 2013-01-30 10:07:34
1月24日,期末考試剛結(jié)束的第二天,初二學生林靜(化名)早上7點天不亮就起了床,坐早班公交到5站外的高升橋補習物理。這次的補習,要持續(xù)一周。 >>>中小學教育資訊快報
作為武侯區(qū)某知名初中年級前五名的“尖子生”,林靜并未覺得假期補課是對自己的一種“苛求”,“不補課就會被擠掉隊”,這個14歲的女生認為。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對四、七、九、成外、實外這些成都名校的尖子生而言,補課相當“大眾化”。在成都某著名教輔機構(gòu)里,這個寒假針對尖子生辦的補習班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個。用該機構(gòu)老師的話說,“越是成績好的娃娃,越是害怕掉隊,就越要補課。”
年級前十名九人都在補
說“補課”其實并不準確,剛念完初二上期的林靜,學的已經(jīng)是初二下期物理的最后一章了。“學舊知識炒陳飯沒意義,學校里已經(jīng)教到了下期物理的倒數(shù)第二章,我只有再往前學一點。”
林靜在武侯區(qū)一所重點中學讀書,排年級前五很正常,最差也是年級十幾名。她的理想是順利進入四、七、九本部讀高中,因為深知競爭激烈。她掰起指頭算,全年級前十的同學除了第一名外,都無一例外選擇了寒假補課。
明天,石室中學初三學生徐安(化名)的寒假補課也將開始,到2月7日前,她每天都要面對英語、數(shù)學、物理和化學四門課的“轟炸”。她在石室中學里也算得上是中上游,但她生怕爭取不到直升機會,便提前報名寒假補習班,以應對不久之后的中考,“我也很累,但一想到不努力就上不到好高中,腦殼里的弦就立刻繃緊了。”
“怕掉隊”的心理在尖子生群體中尤其突出。成都某著名民辦中學的高一男生楊木(化名)中考時是以攀枝花市前五名的成績進入該校的,他告訴記者,平時大家聽同一個老師講課,學的內(nèi)容“太大眾化”,就鍛煉不出各自的優(yōu)勢和差別。在楊木的記憶中,班上80%的同學都在外面補課。
越優(yōu)越補“精英班”火爆
尖子生“求高分心切”,直接催熱了教育輔導機構(gòu)。據(jù)戴氏高考中考學?傂#^(qū))(以下簡稱“戴氏名望校區(qū)”)統(tǒng)計,去年寒假他們針對尖子生開辦了28個“精英班”,而今年這個數(shù)字變成了36個,按照每班20多人的名額計算,今年寒假就有近千名尖子生在補課。而據(jù)該校負責人稱,在這些學生中,有1/3都來自四、七、九、成外、實外等名校,其他學生的成績也普遍穩(wěn)定在高考一本線以上。這個寒假,戴氏推出為期十天的“精英班”,截止昨天已有2/3的班額報名已滿,而數(shù)學和英語最受歡迎,按照師資和班級規(guī)模,課時費在幾百到近千不等。
而在望子成龍學校,他們在寒假中為優(yōu)生打造的“滿分沖刺班”,從1月31日延續(xù)到2月6日,主要開設(shè)數(shù)學、英語和物理三科,有1/3的課拿來預習下學期內(nèi)容。據(jù)該校校長蔣楊斌介紹,來補課的孩子基本處于班級前三名,他們的目標就是要在全年級拔得頭籌,而這三科是可能拿滿分的科目,能夠在尖子生的競爭中幫助學生拉開差距。目前,“滿分沖刺班”計劃了400多人的名額,現(xiàn)在已有300多人報名。
蔣楊斌分析說,不要以為優(yōu)生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他們的自我定位很高,壓力反而很大。他舉例說,別的初中生覺得能考上四、七、九的高中就很了不起了,但尖子生不這么想,“他們的目標是要進這些學校的理科實驗班。”而對高中優(yōu)生來說,考重本僅僅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他們瞄準的是清華和北大,甚至希望能申請到國外的大學。
尖子生補課老師并不支持
成都商報記者在調(diào)查中了解到,目前教育輔導機構(gòu)針對尖子生的補課普遍拒絕“炒陳飯”,補課內(nèi)容一般分為提前預習新課和講解壓軸題、難題兩種,甚至還會講一些競賽題目。
而戴氏高考中考學校校長戴久洪還補充說,優(yōu)生在寒假里補課還有追求“好課堂”的心態(tài)。由于輔導機構(gòu)是小班授課,所以老師普遍上課風格活躍、能啟發(fā)思維、能講一些獨特的解題技巧,這些老師的課程深度和難度正適合尖子生,很對他們的胃口。這個觀點得到了林靜的承認,她說“給我補物理的老師就很牛”。
但對于優(yōu)生寒假補課這件事,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三年級的肖老師并不支持,他認為只要認真聽講,把課堂上的東西好好消化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再用大量的時間去“堆”一個好看的分數(shù)。在他的記憶中,年級上特別拔尖的同學在假期中其實不咋補課,愛補課的主要是學習成績處于中上游的學生。他們的成績不差,但又不夠頂尖,心中總有一種緊迫感,所以看到別人補課,就生怕自己落后,心中就有壓力,就會要求自己去補課。推薦:最新“禁補令”規(guī)定違反將取消教師資格
相關(guān)閱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