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重慶商報 作者:—— 2010-09-25 11:30:12
“錯過了報名時間我很著急,沒想到今天還不到半小時孩子就坐進教室讀書了。”四川臨水來渝打工的農民工鐘建國帶著兒子順利地在南岸區(qū)竅角沱小學報了名,開心不已。記者了解到,新學期開始,各區(qū)縣教委和學校通過學費減免、為農民工子女入學開設“綠色通道”等幫助同學們順利入學。
大渡口貧困生吃上愛心午餐
今秋開學,大渡口籍的學生可以免費在本區(qū)讀高中了:轄區(qū)為3000多名高一新生免除了學費。大渡口區(qū)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高中一學期的費用是1200元,今后,家長可以把這筆錢用在買書或其它給孩子的智力投資上。
同時,大渡口區(qū)的2000多名貧困學生也可以吃上愛心午餐,標準為小學一人一天5元,初中一人一天6.5元。
南岸區(qū)教委副主任朱靜萍說,該區(qū)貧困學生的愛心午餐也已經從開學第一天啟動,涉及5000多名學生,每年財政將投入330萬元。
農民工子女先入學再補手續(xù)
竅角沱小學是一所農民工子女學校,今年開學增加了近百名農民工子女,一些臨時增加的學生連塑鋼課桌都是區(qū)教委調配的。該校校長唐雅渝介紹,學校今年的政策是:手續(xù)不全,先收下,接下來再補。
大渡口區(qū)新工小學也為農民工子女報名開通了“綠色通道”,針對五年級學生臨時增多的情況下,學校保證每班的學生人數(shù)在45人以內,再增加一個班。巴南區(qū)魚洞四小還專門開設了留守兒童的親情室,讓留守兒童可以在這里與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進行親情交流。
巴蜀中學定向委培庫區(qū)學生
巴蜀中學有關負責人介紹,學校今秋開始對各區(qū)縣特別是三峽庫區(qū)的學校進行定向委培學生。今年計劃是50名,本學期高一接收了來自奉節(jié)永安中學的18名學生就讀,對他們只收取學雜費,不收取贊助費。
據介紹,這些學生由區(qū)縣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推薦,高中三年在巴蜀中學就讀,但學籍仍保留在原校。
萬名“巾幗志愿者”護送學生
昨天下午4點50分,南岸區(qū)龍門浩小學的同學們放學了,在教室外等著送他們放學的是8個“愛心媽媽”和1位“愛心婆婆”,這些由市婦聯(lián)組織的“巾幗志愿者”護送隊,將會把孩子們平安地護送到馬路對面,交到等待在那里的家長手中。據悉,昨日全市共有11687名“巾幗志愿者”加入了護送隊的行列,為孩子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今年8月,市婦聯(lián)組織開展了“巾幗志愿者進校園”活動,到8月底,全市共有27個區(qū)縣婦聯(lián)組建了“愛心媽媽護送隊”、“愛心婆婆護送隊”等志愿者隊伍共894支,11687人參與。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