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2010-09-02 17:06:22
【提升要訣】
作文"中心明確"提升的關鍵在于整體的構思立意和豐富而恰當?shù)牟牧。我們知道,文章是以?中心)而取勝的,要寫好一篇文章,首先就要有一個好的立意。很多作文,之所以平庸,關鍵就是主旨不明,或表達不充分等,所以要想使文章"中心明確",心中始終都要有提煉好主題、主旨的意識。這是提升作文"中心明確"的關鍵中的關鍵。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再鮮明的主旨,也要靠材料來表現(xiàn)。因此,平時就要注意積累典型素材并歸類,到用時就能有的放矢,不會因牽強附會而影響中心的明確,這也是使作文"中心明確"的一個好方法。
【名家引路】
善求名師成高徒
溫元凱
學問之道,貴有良師。
無師自通者,古來少有。被奉為"圣人"的孔子也提倡拜師,不恥下問。荀子曾把尊師提到治國的高度。韓愈的《師說》進一步明確了老師的地位,指出"古今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現(xiàn)代社會是人、物、信息大量交流的開放系統(tǒng),是一個需要善于求師與善于合作的"奮斗時代"。要成為有作為的人才,決不能滿足一般從師,而應當善求名師。"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
"名師出高徒",已成為一條舉世公認的規(guī)律。以科學界為例,美國近百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中,一半以上是跟名師學習、研究過,他們同那些沒有名師指導過的人相比,獲獎時間平均提前七年左右?茖W界許多精英確認,尋求名師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徑。1979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保羅o阿o薩繆爾森曾經明確地指出:"我可以告訴你們怎樣才能獲得諾貝爾獎金,訣竅之一,就是名師指點。"
名師何以出高徒呢?一是名師能夠以自身行動為徒弟提供一個遵守嚴格工作標準的榜樣,教會他們怎樣從事重要的科學工作;二是名師乃是徒弟杰出成就的誘發(fā)者,挖掘出徒弟們的最大才能,把他們引導到高度成就的水平,教會他們應當把科學研究升華到怎樣的高度;三是名師成為徒弟們工作的嚴格監(jiān)督者和認真的批評家,不斷提高他們進行科學修養(yǎng)的自覺性。名師像高能分子一樣,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把鋒芒畢露的出眾之才吸引過來,猶如眾星捧月,交相輝映。據統(tǒng)計,英國科學家湯姆遜和盧瑟福兩人共培養(yǎng)了十七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美國十位名師培養(yǎng)造就了三十名獲獎人,費米一人就培養(yǎng)了六名。哥本哈根學派創(chuàng)始人玻爾,從他建立研究所到他去世的四十五年中,曾有五十多個國家的六百多名物理學家慕名而來學習、交流與研究,曾接待過三十五個國家的物理學考察團訪問,不論在和平的歲月,還是炮火連天的戰(zhàn)爭年代,局勢的緊張和旅行的限制,都沒有能阻止他們同世界各國的學術合作和科學討論,玻爾幾乎網羅了歐洲的物理學界的精華,造就了美、蘇、日各國的新秀,左右了量子力學和基本粒子理論的發(fā)展。
當今處于"知識爆炸"時代,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都是縱橫交錯,分支雜出,攀登任何一個高峰,特別是開拓型的探索,往往是頑石擋路,或者使你碰壁退步,或者引你誤入歧途。而名師指點,可以使你破門而入,少走或不走彎路,少費功夫,縮短成才時間。在學問、技藝上,有些東西就像隔著一層紙,只要名師一指點,就輕輕戳破,使人茅塞頓開,進入新的天地。昔人所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是有道理的。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大匠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學問上有許多東西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名師給予基本方法、技巧,甚至秘訣,但學問還要靠自己心領神會去主觀努力,去實踐與探索。缺少這個條件,縱有名師也不能達到理想目標。
求師無疑需要尊師,但不能迷信。鄭板橋向石濤和尚學畫蘭花時,"十分學七要拋三,各有靈苗各自探",他解釋說:"學一半拋一半,未嘗全學;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名師有成就,也有局限與不足。學習他,是為了超過他;一味模仿,一輩子也不會有出息。用牛頓的話來說,就是要站在巨人肩上。迷信權威并不是權威真正所希望的,正如齊白石老人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要在學習中走獨創(chuàng)之路。"學無常師",越是有成就的人,越需要廣師百家,博采眾長。
(選自"急智網")
【寫作借鑒】
作者文筆揮灑、論說自如,使文章中心明確,充滿了昂揚的論述激情。此文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例證恰到好處,而且很精彩。本文值得考生借鑒、學習的地方有:中心明確,開篇即提出"學問之道,要有良師"的中心論點。分析說理非常到位,非常有邏輯力量,即以理服人。而現(xiàn)在的很多初中學生由于受到學問、知識、閱歷、思維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只能邊舉例,邊分析。我們要把文章寫得深刻,吸引人,亟待要解決的問題是:一方面,要不斷地積累知識、學問;另一方面,要不斷地磨煉、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思想的廣度、深度。一句話,就是要多閱讀,多思考,多練筆,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寫出漂亮的文章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