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wǎng)整合 2010-04-07 16:12:12
核心提示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唯老師是從,唯課本是從。其實,細心觀察,比較思考,總會發(fā)現(xiàn)“雞蛋里的骨頭”。這時,要勇于向老師提出來,即使一時難倒老師,老師也不會因此生氣,只會課后深入研究,或向其他老師求解。最后,再反饋給同學們。而受益者絕不僅是自己一個,也許很多同學都會因此大受啟發(fā),并會增強對這一科目的學習興趣。
張雅楠:鄭州市二十六中應屆畢業(yè)生,今年以570分的中招成績被鄭州七中錄取。她的學習方法頗有特色。
老師強調的就是重點
“中考復習階段,認真聽講十分重要,它既可以幫助我從宏觀上系統(tǒng)地把握所學知識,同時又能查漏補缺。”張雅楠說,老師講的重要知識點,她隨時記在書上相應的位置,以便復習鞏固。老師重復強調的知識點,她會專門找一個本子記下來。對于習題,除了老師統(tǒng)一使用的資料外,她會有選擇地每一科買一本。以老師統(tǒng)一使用的為主,因為這些資料都是老師精挑細選出來的比較有代表性。自己買的資料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哪一部分有欠缺,就做一些相應的練習作為補充。
對于語文、英語、歷史、政治這四科,張雅楠最大的經(jīng)驗就是多背、多看,這樣考場上才能從容應對?倧土晻r,要跟著老師的復習步驟走,但也要有自己的復習計劃。“我每天都會給自己規(guī)定學習任務,要求自己今日事今日畢。”張雅楠說。
休息好是學習好的保證
“如果說在學校是以老師為主的話,那么在家里時間歸我支配時,合理地分配時間應該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張雅楠認為,在家學習時,難免會碰到“硬骨頭”。在遇到不會的題的時候,一定要把題寫到本上,第二天到學校再請教老師。每次寫完題后,要和后邊的答案對照,把做錯的題用紅筆訂正,反復推敲直到弄懂、弄透為止。
有些同學喜歡總復習時“開夜車”,這不可取,睡眠不好,會直接影響第二天的聽課效果。中午最好堅持午休,這實際上是為自己下午的緊張學習儲備精力。
信心+細心=好成績
張雅楠認為,在中考前的兩個星期,最好不要再過多地做各種練習,而應回歸課本知識,可以把要考的內容再全部看一遍,這樣會使自己心里更有底。復習時間很緊張,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如聽聽音樂,到校園里散散步等。
“我能行,我一定能考好。”張雅楠說,考試期間,一定要暗示自己樹立自信。考試時遇到自己不會的或者拿不準的題可以先不寫,先用鉛筆圈一下題號,把會寫的寫完再思考圈著的題,在交卷前擦掉鉛筆印。對于自己會做的題,要確保不丟一分。開卷考試的科目,一般題量較大,要憑著平時的記憶先把會的題答出來,然后再翻書確認不太肯定的題,這樣可以節(jié)約時間。
黃競怡:省實驗中學學生,今年以574分的中招成績,順利升入本校高中。
系統(tǒng)學習把握知識
任何知識總能找到其內在聯(lián)系。黃競怡認為,很多同學在學習中習慣于跟著老師一節(jié)一節(jié)地走,一章一章地學,不太在意章節(jié)與學科整體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tǒng),學習一門學科前首先應了解這一系統(tǒng),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弄清其在整體系統(tǒng)中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
“中招數(shù)學我考了115分,是我最滿意的一門課。”黃競怡說,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管老師說什么,都要敢于質疑。舉手回答問題,要聲音洪亮,讓所有同學都能聽到。這樣很容易就會找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也可以及時改正,而且總復習時要抓住老師課堂上提及的重點。關注重點的同時也不要囿于這些內容,全面有針對性地復習是兩全的辦法。而且要了解較弱的地方,在前期加強。對于理科課下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計找出不會的問題解決;而文科,就是把知識性的內容分類整理在一起……
在質疑中提高
“我不認為補習班老師所講的內容在課堂上沒有學過,只要合理利用在校時間,這比補習更有用。”黃競怡認為,學習成績不好,大多與學習方法有關,去補習班補習意義不大。她提醒說,學習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學習數(shù)學等理科知識,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論學習什么內容,都要問為什么,這樣學到的知識似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范圍,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也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這往往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這種思考習慣,有利于思維品質的訓練。“打夜戰(zhàn)”不是最好的方法,甚至事倍功半。
至于課下練習,不管是作業(yè)還是自己準備的,前期可以全面大量做,后期就要有選擇地做。初三時間寶貴,只有針對自己不得法的學科或某種題型下工夫,才最有效果。如果全面去做,不但浪費時間,而且不能發(fā)揮作業(yè)本身的作用。要重視每一份試卷,心態(tài)是最重要的,不管學得怎樣,用輕松的心態(tài)去答題,總能發(fā)揮出正常水平。
發(fā)散思維,養(yǎng)成聯(lián)想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應經(jīng)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聯(lián)系,不要孤立地對待知識,養(yǎng)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有意識地去訓練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及獨創(chuàng)性。學習的重點,就在于學會如何思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